許多使用 Windows 10 的用戶都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電腦在使用過程中,突然自動下載並安裝更新,甚至強制重啟電腦,導致重要的工作進度被中斷,令人相當困擾。其實,Windows 系統本身就內建了幾種可行的方式,讓使用者能夠有效管理甚至暫停這些自動更新的行為,以下就來介紹三種實用方法。
一、暫時停止自動下載更新
若不希望系統在背景自動下載並安裝更新檔案,可以選擇暫停更新功能,這是一種比較保守的做法。透過這個方法,電腦將不會立刻安裝更新,但日後仍可以恢復更新功能,適合短期內不希望被打擾的情境。
操作步驟如下:進入「設定」→「更新與安全性」→「Windows Update」→「進階選項」,在這裡可以設定暫停更新的天數,最多可達 35 天。這段時間內,系統不會進行任何自動更新,有效避免更新干擾日常工作。
二、徹底停用自動更新功能
若希望完全禁止自動更新功能,也可以透過「本機群組原則編輯器」來設定。首先點選開始功能鍵,在搜尋欄輸入「gpedit.msc」,開啟後依序進入「電腦設定」→「系統管理範本」→「Windows 元件」→「Windows Update」。
在右側選單中找到「設定自動更新」(Configure Automatic Updates),雙擊進入後,將選項改為「已停用」,最後按下「確定」即可完成設定。完成後,系統將不會再自動下載與安裝更新,不過使用者仍然可以手動檢查與安裝更新,只需到「設定」中的「Windows Update」即可操作。
三、自訂自動更新方式
除了完全禁止自動更新之外,使用者也可以針對更新方式進行更細緻的設定,讓系統依照個人需求執行。這同樣需要透過「本機群組原則編輯器」設定,在「Configure Automatic Updates」中可選擇以下幾種模式:
-
僅通知使用者下載與安裝。
-
自動下載,但安裝前發出通知。
-
自動下載並依排程安裝。
-
授權本地管理員自行選擇設定。
-
自動下載、通知安裝並在重新啟動前通知。
這些選項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彈性,讓使用者可以依據實際需求,決定系統何時執行更新。即便選擇其中之一,日後仍可手動前往「設定」→「Windows Update」執行更新作業。
結語
雖然 Windows 自動更新有助於系統維持最新狀態,修補漏洞與提升安全性,但不當的更新時機可能會打斷重要工作。善用上述三種設定方式,能夠協助使用者在不犧牲安全的前提下,更彈性地掌控電腦更新行為,提升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