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新一代 iPad Air 正式在台上市,外觀沿襲前一代設計,配備整合於電源鍵的 Touch ID 指紋辨識功能,支援 Apple Pencil 第二代與內建觸控板的巧控鍵盤等配件。雖然外觀變化不大,但最大亮點是搭載了與 iPad Pro 及 MacBook Air 同等級的 M1 晶片,提供旗艦等級效能。顏色方面新增藍色、紫色與星光色,為用戶帶來更多選擇。

這款新品是否值得入手?以下五個重點問題,將協助消費者評估這款 iPad Air 的實用性與性價比。

優缺點有哪些?

第五代 iPad Air 除了搭載 M1 晶片,在效能上幾乎與 iPad Pro 看齊,螢幕為 10.9 吋 Liquid Retina 顯示器,雖無 120Hz ProMotion 高更新率功能,但畫質表現依舊出色。即便與採用 Mini LED 螢幕的 12.9 吋 iPad Pro 比較,日常使用下差距並不明顯。

雖然沒有雙鏡頭等進階功能,但售價比 iPad Pro 便宜近 7 千元,且支援相同配件與 USB-C 接孔,可應付文書工作,性價比更高。不過入門款僅提供 64GB 儲存空間,若需升級就得直接加價至 256GB,價格也會逼近 iPad Pro,可能讓部分消費者轉而考慮後者。

此外,也有部分國外用戶反映機身結構疑似不夠堅固,易彎曲,若對組裝品質特別在意,可考慮透過官方渠道購買以利退換。

有哪些升級亮點?

相較於前代,這一代的升級幅度屬於小改款,主要包括處理器升級為 M1、支援 5G、前鏡頭提升至 1200 萬畫素並支援人像居中功能,並新增三款顏色。記憶體也從原本的 4GB 提升至 8GB,操作時更為流暢,特別是在多工切換間能減少程式重新載入的狀況。

對於第四代使用者而言,除非有特別的效能或相機需求,否則日常體驗上與 M1 的差異感受不會太大。

64GB 容量會不夠用嗎?

出廠後系統與內建 App 會占用約 15GB,實際可用容量約 50GB。若不大量安裝遊戲、不儲存照片影片,並使用 iCloud 儲存與定期清除暫存資料,其實可應付上網、追劇等日常需求。

但需注意的是,即使使用 iCloud 備份,裝置端仍會保留縮圖,會占用數 GB 空間。此外,隨著系統與 App 功能愈來愈多,未來空間壓力可能逐漸增加,建議重視儲存容量的用戶慎選版本。

該選 iPad Air 還是 iPad Pro?

若以操作體驗來看,iPad Air 與 11 吋 iPad Pro 差異不大,主要在於後者具備 ProMotion 技術,提供 120Hz 更新率,在滑動時更為流暢。不過這項差異是否值得多花錢升級,仍須依個人使用習慣判斷。

iPad Pro 亦具備 Face ID、雙鏡頭、閃光燈、四揚聲器與人像自拍等功能,但對多數人來說可能並非必須。整體而言,iPad Air 以更實惠的價格提供 Pro 核心功能,是性價比相對高的選擇。

蘋果目前針對不同族群也有明確產品定位。預算有限、只需基本功能的用戶可考慮搭載 A13 的第九代 iPad;注重便攜與遊戲體驗者則可選 A15 的 iPad mini。

周邊配件值得入手嗎?

蘋果為 iPad Air 推出兩項主要原廠配件:Apple Pencil 第二代與巧控鍵盤。Pencil 適合需要手寫筆記、會議記錄或繪圖的用戶,否則可能淪為閒置配件。

巧控鍵盤雖定價不低,但除具保護作用,也能替代筆電進行文書作業,提升工作效率。若覺得價格偏高,可考慮羅技等副廠配件,或選擇價格較親民的鍵盤式聰穎雙面夾。

總結而言,第五代 iPad Air 是一款兼具效能與實用性的中高階平板,適合希望享有 Pro 體驗但又不願多付代價的用戶。是否入手,仍需根據個人需求與預算做出選擇。

作者: Zhang Jianliang